几送把孩子弄离了心,人家亲爹心疼儿子的遭遇,在众多儿子中难免偏疼几分,如此就更衬的仁宗皇帝那个养父无情。

官家继承了皇位,仁宗皇帝那里要认,濮安懿王那里也要认,称濮安懿王为皇考于礼法上有些不妥,但是情理上大家都明白。

曹太后对此没有意见,宗室有八贤王点头也都没说什么,政事堂的几位相公看曹太后和宗室都没意见也不好说什么,于是议案就送去了太常礼院让礼官们讨论尊濮安懿王为皇考后的各种礼制问题。

尊生父为皇考,濮安懿王就不能只称王,这和开国皇帝登上皇位后要给父祖加尊号是一个道理,即便逝去的人没当过皇帝也要由后人为他们加上尊号以示尊敬。

公孙策倒好热茶端过去,然后问道,“官家已经下了诏书,太后、宗室和政事堂的相公们都点头答应,难道是太常礼院不同意?”

包拯点头,“公孙先生睿见,的确是卡在了太常礼院,礼官们看了诏书后不肯让官家称濮安懿王为皇考。”

苏景殊眨眨眼睛,“包大人,冒昧问一句,礼官为什么不同意啊?”

和他们有关系吗他们就不同意?太后和宗室都点头了,轮得到他们不同意?

展昭也觉得这事儿那些礼官不占理,“政事堂的相公们都不觉得官家此举不妥,礼官横加阻拦,他们将诸位相公置于何处?”

他这种对朝中勾心斗角不敏感的都能看出来这是明摆着不给宰相们面子,官家那儿就更不用说了,发下去的诏书还能被打回来,哪个皇帝能受得了这种气?

要是白五爷遇到这种事儿,那些大庭广众之下不给他面子的全都得挨收拾。

苏景殊小鸡啄米般点头,“就是就是,简直是当众打官家和诸位相公的脸。”

是不是因为本朝不杀文人,所以文臣们都胆大包天觉得怎么作都没关系?

还是说被仁宗皇帝给惯的,一个二个的不拿皇帝当皇帝?

也是,仁宗皇帝的脾气那是真好,被朝臣骂的狗血淋头都不还嘴,如果这事儿发生在仁宗皇帝活着的时候,没准儿礼官一反对他就真放弃了。

但是现在的官家不是仁宗皇帝,人家有自己的小脾气。

“包大人,官家生气了吗?”小小苏莫名有些紧张,“韩相公他

章节目录